初中时学过一篇情节颇为曲折的精彩文言文,讲的是一个远途奔袭成功案例。大致情节是,元和十一年(817年)十月某夜,大雪纷飞,李愬突出奇兵,袭击乱贼老巢蔡州,活捉贼酋吴元济。这个故事先焖着,待哪天下雪烤火,再上桌。
今天咱曝曝冷款,说说另一个埋藏于历史深处的奇袭故事。
先看原文:尝有贼剽掠泾阳县界,于僧寺中椎牛酾(shī,斟酒)酒,连夜酣饮,去光远营四十里。光远侦知之,率马步二千乙夜趋其所。贼徒多醉,光远领百余骑持满扼其要,分命骁勇持陌刀呼而斩之,杀贼徒二千余人,虏马千疋(pǐ,同“匹”),俘其渠酋一人。
这一段摘自《旧唐书·列传·卷六十一》,故事的主人翁叫崔光远,是崔敬嗣的孙子。他“身长六尺余,目睛白黑分明”,是个相貌堂堂、威风凛凛的小伙子。这个人虽学术不佳,但“勇决任气”,有乃祖遗风。
崔光远在一次战斗中,身陷安史叛军包围,情况十分危机。但他用计麻痹敌人,终得机会逃出。路途中号令百姓,招得士卒一百来人,马不停蹄,夜过咸阳,投奔在灵武即位的肃宗皇帝。肃宗一见,龙颜大悦,破格提拔他任御史大夫兼京兆尹,派其到渭水以北召集离散在外的官吏百姓回归朝廷。
鼙鼓频催,战事紧急,崔光远立刻衔命出发。
他们一路急行军,来到泾阳地界时,不觉已是黄昏时分,崔光远命令手下就地安营扎寨休整。突然,候骑来报:距此四十里外,有一股叛军刚刚掳掠了泾阳,正在一座破庙里杀牛饮酒作乐。
崔光远得到情报后,当机立断,要吃掉这伙贼人。经过缜密考虑,他挑选精锐骑兵两千人,于二更时分,悄悄摸到破庙附近。
观察过地形后,崔光远开始布置作战任务:由他本人亲率一百来名劲卒,扼其险要,堵住敌人逃跑的必由之路;其余骁勇之士,从不同方向突入砍杀。
月黑风高,四野静寂。勇士们齐声呐喊,天兵一样降临,叛军们见此阵势都懵圈了,毫无还手之力。寒光闪处,陌刀飞舞,被杀死的叛匪有两千多人。勇士们还缴获战马一千多匹,抓住叛军头目一人。
仗打到这个份儿上,想不出名都不行了。从此以后,“贼中以光远勇劲,常避其锋。”于是乎,一代名将横空出世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